back

OpenGMS Lectures(八):"Urban pattern and mobility: the perspective of big data" by Prof. Tao Pei

2020/07/24

2020年7月24日星期五,中科院地理所的裴韬教授应南京师范大学陈旻教授的邀请来南师大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题为“大数据的视角下的城市格局与流动”的学术讲座

本次报告主要围绕以下五方面展开: 1. 地理格局与流动 2. 地理大数据中的格局 3. 地理大数据中的流动 4. 格局与流动的关系 5. 展望与思考 裴韬教授首先阐述了地理格局和地理流动之间的关系,举例说明多模态地理大数据的应用场景,从位空间到流空间的时空模型和时空交互间的联系。 接着裴韬教授给出了社交行为大数据的研究思路。例如,运用手机数据反演城市功能原理,通话模式和总量用于功能区划分。通过影像遥感和社交媒体的两大数据的聚合,考虑到大数据视角下的社会要素和自然特征,弥补了城市内部人群活动信息不足的问题。 在第三部分中裴韬教授给出了地理流和流空间的概念,流模式的分类,交通流丛集模式发现随后裴韬教授给出了格局与流动的关系:并体现在多元流与城市功能、街景地物与活动模式、人流与城市中心、城市规模与人流特征的关系、城市间的人流与城市化位空间异质性:城市人口净流入和流出,人口迁移社区异质性原因分析等方面。 裴韬教授联系到最新的新冠疫情,也做出了相关研究:研发系统以及公众号,典型城市的防控案例,全国疫情挑战及应对,基于人流对新冠病毒的时空趋势预测,新冠病毒时空模式理解,重庆市疫情时空聚集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最后裴韬教授给出了聚合二类大数据发现人地关系是地理大数据分析的核心等一系列展望与思考。

裴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城市大数据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地理大数据挖掘与模式发现”负责人。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6部,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地理大数据挖掘、多元时空统计等,主持并完成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等课题20余项,曾获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北京市科技新星称号、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和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